虽然这几天还在黄梅天,不过天气也要渐渐热起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自己容易变得很“燥”?
而且最近门诊上心火偏旺的病人简直不要太多。。。。
其实从中医来看,心与夏气相通应,天时属火,而心为“阳中之阳”,所以夏季正是心阳最旺盛、最容易上火的时候。
当心火旺了,人就容易变得烦躁、易怒,还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睡不安稳等问题。
(见下图舌尖鲜红就是心火偏旺的征兆)
所以在夏季,出现一些情绪波动或者是容易生气,都是正常的情绪表现,但是糟糕的情绪会带来身体气血的瘀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气滞血瘀。
但是“不通则痛”啊!当脏腑经络的气血一旦被堵住,不通畅了,对应的信号自然就会反应在身体上。
所以可能有时候你生完了气,忘记了,可是身体还记得,它会在未来和你算总账。
那么,怎么能及时地知道身体有没有“堵住”呢?
其实,我们的手腕上的这三个地方,就是绝佳的“健康探测仪”。
第一个——太渊穴
太渊穴位于腕前区,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大拇指侧)的凹陷处,桡动脉搏动明显的位置。
取穴:太渊穴的取穴方法非常简单。首先,手臂伸直,掌心朝上,在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的凹陷处就是太渊穴的位置。
太渊穴属手太阴肺经。《难经》明载:“脉会太渊”,指出其为八会穴中的“脉会”。肺主气而朝百脉,而太渊则位于寸口脉诊的关键位置,所以也被视为脉气汇聚之处,临床凡脉病皆可治于此。
因此按揉此穴,可补肺益气、通调血脉。
非常适合——
平时容易咳嗽、气喘的人
气不足、讲话有气无力、面色苍白的人
脉搏微弱、手指麻木的人
平时可以点揉,也可以用两只手的穴位重叠在一起按摩,不要用力过猛,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即可。
第二个——大陵穴
大陵穴,《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平时如果有心悸、心痛、胸胁满痛、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此时按揉它能帮助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伸出手臂打开手掌,微曲腕握拳;在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明显条索状筋,在近掌侧腕横纹中点,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即为本穴。
平时用拇指按压大陵穴至微微酸痛,持续3~5秒,反复4~5次。
第三个——神门穴
神门穴也是一个“消梦穴”,它是心经的原穴,有补益心气、安神、助眠的作用。像平时容易失眠、心悸、心率不齐的人,可以按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寻找此穴时,微握拳,另一手四指握住手腕,弯曲大拇指,指甲尖所在的凹陷处即是。
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左右,轮流按压双手的神门穴100下,以不疼痛为宜。
我们可以先来观察一下这三个穴位:
如果太渊穴按起来感到不适,那可能是肺气不足,或是平时容易气虚、气短、容易感冒。
如果是大陵穴按起来略感不适,可能是心气亏虚或痰浊扰心,平时容易胸闷、心慌以及情绪焦虑。
那神门穴呢?则说明可能是心血虚或是心神不宁,容易失眠、健忘。。。
那有没有一个方法能同时把三个穴位同时按摩到呢?
当然有!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三个穴位都能同时按摩到的方法
可以先用润肤露或精油涂至这三个穴位到内关穴之间的这一块皮肤区域,然后用刮痧板以适中的力度,从腕横纹中点(大陵)沿两筋间直线向上刮至内关,刮到皮肤微红即可(不必出痧)。
为何有效?
《痧胀玉衡》载“腕弯痧”(腕部刮痧)可治“痧气攻心,胸闷欲绝”,与现代心包经刺激原理相通。
那么,能改善哪些问题呢?
可以通调心肺气血,缓解胸闷、气短
解郁安神,减轻焦虑,改善更年期潮热、失眠多梦
还可以和胃降逆,改善反酸、晕车等症状。。。
不过要注意的是孕妇以及空腹、低血糖时慎刮,若有不适要及时停止。
日常如果爱生闷气、或者容易胸闷气短的,还可以喝点疏肝解郁的茶,如玫瑰花、佛手、陈皮等等。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或者症状,都与情绪有关,有负面的情绪了,一定要及时的、合理的宣泄,少操心、少生气、少焦虑。
最关键的还是调养好自己的心神,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以免消耗心血、心气、心神。
记住,身体才是革命最大的本钱!
股票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